经济学院积极践行学校“五四三二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两个能力”,坚持把“传帮带”机制作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弘扬“大先生”精神,力争打造信仰高、修为深、学识实、专业强、结构优的师资队伍。
“专长+双向互选”,确定结对名单落实“传帮带”机制。根据教师们的研究专长和教学方向,新教师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师徒结对名单。为每名帮带对象“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和指导计划,指导教学、科研和竞赛等各项工作,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传帮带”。通过指导教师“传帮带”、新教师“跟学练”,分享校园文化、工作方法、教学实践经验,做新教师的的良师益友,在传承中双向汲取力量,争当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个人+集体钻研”,发挥团队力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传帮带”为青年教师制定“树状”成长规划,明确规划内容、时间、目标和要求。以课堂教学为成长根基,科研、竞赛、实习实践多向发展脉络,以个人钻研为前提,集体研讨为提升。集体备课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信息、孵化教学成果、讨论学术前沿热点话题等系列活动。发挥集体优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凝聚合力,增强团队意识,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

“激励+督查指导”,促进“传帮带”出成果、成绩、成效。教查并举,学院领导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充分督查课堂教学效果,精心指导青年教师授课,积极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让“传帮带”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搭建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展示平台,从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成果凝练、科研项目立项、学生大创及学科竞赛指导等多个层面,以果促学,以绩扩面,以效促能,聚力提质。青年教师已取得丰富成果,突出了“传帮带”实效,激励了青年教师切实提高育人能力。

经济学院始终明确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责任和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强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能力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夯实“传帮带”机制,使教师们勇于肩负立德树人担当,坚定信仰,立大先生志,做教育奋斗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供稿:经济学院
初审:常虹
复审:张靖
终审: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