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一流课程建设质量,努力打造标志性成果,艺术学院新学期围绕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迭代、课堂过程管理和课程成果形式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通过对备好课、上好课和评好课等环节把控,做好课程过程管理,量化工作标准,扎实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工作。
备好课。学院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全面梳理各专业必修课程,根据教师研究特长及基础,确定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成员,梳理每门课程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教改论文、大创项目、学科竞赛等成果形式,横纵向比较找差距、补短板、强特色,分层次建设一流课程,同时结合不同教改项目,组建团队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提升教师纵向研究问题能力。

上好课。学院统一要求教师第一节课程介绍按照“8个一”开展,同时要求课中融入“导、思、议、展、评、检”六环节及课后巩固“三段六步”模式展开教学,针对新入职教师,学院设定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进行评比,校院督导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反馈良好,提升效果显著。

评好课。学院加大课后评课力度,采取自评、互评和督导评等形式开展评课。针对课程思政融入、智慧教学工具使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辅助资料选取等内容与授课老师交流、探讨,明确教师语言规范、行为规范和仪表规范,重点对理论+实践课程开展教学设计,要求课程内容要与经济、文化、技术等内容融合,要与互联网技术、传统文化等内容融合,要求转变观念、守正创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机器人、chatGPT、量子计算、云储存等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深耕出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表达内容。
供稿:艺术学院
初审:王军
复审:张靖
终审: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