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bet(中国)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公益性办学教育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呈现了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事业深入融合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健全党的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文件要求,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现任党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群工作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安全保卫部和8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48个党小组。配齐基层党组织书记,并为各二级学院配备了专职副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
实现“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学校高度重视班子建设,党委领导班子与理事会、行政班子之间实现“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党委书记兼任理事长、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副理事长。党委班子7人中有2名行政班子成员、4名理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5人中有4名党委委员、3名行政班子成员,行政班子4人中有2名党委委员、3名理事会成员。通过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确保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进入学校决策层和管理层,党委意图可以顺利通过理事会决策,再通过行政具体贯彻得到落实,党委政治核心地位得到充分保障。
夯实党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五个到位”“七个有力”为标准要求,推动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建设,全校19个党支部全部为规范化党支部,其中,1个党支部为省委教育工委确立的“红旗党支部”,1个党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并入选全省高校基层党的建设优秀成果,2个党总支分别获批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省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校获批辽宁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完善治理结构。学校不断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委出台了《理事会、校委会、党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党委议事规则》等制度,形成了党委政治核心、理事会决策、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教授治学、民主治校的内部治理体系,保障了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二、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自觉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四个服务”的要求。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办学宗旨上,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民办大学”;在服务面向上,强调“立足辽宁,面向全国,突出外贸特色,服务于对外开放,服务和支撑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开放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外经贸人才”,走出了一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管理与特色兴校”的发展之路。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学校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人事处具体负责、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管理规定》《教师出国进修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引培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管理人才队伍提升计划”,打造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秀专家、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组成的人才队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党委出台《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方案》《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实施方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设了必修课程《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经典诗词中的党史》《旅顺百年》等课程。获批“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辽宁省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全国易班建设优秀高校”等。
配足建强思政和党务工作队伍。学校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学校思政课专任教师34人,师生比为1:344;专职辅导员60人,师生比为1;194;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4人,师生比为1:2918,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经费20元、网络思政经费40元。学校现有专职组织员14人,为超过2000人的二级学院配备2名专职组织员,并严格落实职务和职级“双线”晋升政策。
三、坚守公益性办学,彰显“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坚持“民办不私有,民办亦党办”。从民办体制办学之日起,学校就把“公益性”镌刻在旗帜上,章程中明确规定:“bet(中国)对学校的所有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在党委书记王万义和校长吕红军的带领下,学校12位出资人将个人出资全部过户到学校名下,声明放弃个人出资的所有权,不要任何个人回报,成为辽宁省第一所捐资助学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并率先向辽宁省教育厅申请开展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坚定地选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性质,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与目标追求,彰显了“民办不私有,民办亦党办”和出资人教育情怀、教育者的奉献精神,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社会基础。
主动承接“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本着“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灯亮一盏、光洒一片”的“同心温暖工程”宗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学校于2011年主动承接了“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63名来自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职业技术高中的学生进入我校学习。学校按照“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和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政策,划拨专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毕节学生支出,用大爱无疆的情怀,履行大学责任,实现了“改变一人命运、增加一家收入、影响一个村寨”的目标。
加入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2013年,学校加入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校长吕红军代表学校签署《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公约》,向全社会承诺: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办学,不谋求任何经济回报,办学经费全部用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18年,经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税务局联合审核通过,学校获批辽宁省第一批符合免税资格的省级非营利组织,享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红利,为学校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以来,学校持续开展“关爱留守妇女儿童,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社会调研项目。项目主持人吕红军校长深入辽宁省彰武县后新秋镇白音皋村进行调研,项目组成员走访了全国18个省82个贫困县,了解他们的基本生活、文化教育、经济收入情况。该项目成果《全国贫困地区留守妇女职业发展引导机制研究》荣获中华职教社2020年重点课题一等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bet(中国)将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更多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和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建设的外经贸人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做出外经贸学院应有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原文链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定办学方向 坚守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