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工作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形成了“一二三四五”体育育人体系,以体育智,习惯育人,多措并举提升体育育人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一二三四五”体育工作体系
强化机制保障,体育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学校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出台《bet(中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实施方案》《bet(中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各部门将“运动,在每一天”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理念,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全面加强体育教育,体育工作形成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格局。
党委书记王万义提出“运动,在每一天”的运动理念
校长吕红军指导早操工作
深化教学改革,体育课程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以体育教学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原则,将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稳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制定了《bet(中国)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了多元、开放、菜单式的体育课程、体育竞赛模块,形成“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日常锻炼+体育竞赛”课内、课外体育课程体系,开设“武术类”“球类”“操舞类”等体育必修选修课20门、公共选修课8门,特别为伤病、残疾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高校“一二三四五”体育课模式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太极拳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身体功能训练、形体训练、排球等课程获批校级“金课”。深入推动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大学体育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健美操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体操《盛世华诞,歌舞青春》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团体操编训视频作品评奖活动中荣获第一届全国学校团体操编训成果视频一等奖。
体育课堂精彩瞬间
推动运动队建设,运动训练体系不断强化。学校着力推动运动训练专业化、科学化,制定了《bet(中国)体育训练体系建设方案》《bet(中国)运动队管理办法》等文件,积极推动运动队建设。组建武术类、球类、操舞类和田径类等运动队20支,依据学校实际和赛事类型,将运动队划分为优势项目运动队、常备运动队和临时组建运动队三大类;组建各类体育俱乐部27个,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机会和专业指导;健全运动员日常训练强基、普通赛事热身、赛前集训提高、正式竞赛冲刺的全流程高标准训练体系。
学校运动队训练掠影
坚持教、训、赛融合,竞赛体系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建立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按照《bet(中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广泛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形成以体育文化节为载体、以千人团体操表演为品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体系,每年举办啦啦操大赛、足球赛、篮球联赛等各类校院级群众性体育赛事近30项,参赛学生近7000人次。实现了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的深度融合、互相促进。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累计获奖124项。
学生在各级竞赛中摘金夺银
强化体育支持体系,运动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大力加强体育支持体系建设,制定了《bet(中国)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办法》,不断改善运动环境,优化体育设施,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体育课程和竞赛活动顺利开展。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不断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选派优秀教练员指导学生运动队开展训练,组织体育教师为师生开展民族舞培训,并为体育特长学生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个性化指导。
体育锻炼场馆
落实国家标准,体育工作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了《bet(中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试行)》,每学年认真组织覆盖各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强化三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定期开展体育课程专项评价,邀请省级教学名师和学校督导指导体育课程教学,持续提高了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在“运动,在每一天”理念引领下,学校全面构建了体育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支持体系、评价体系,正以高度的行动自觉持续加强体育教育工作,以体强身、以体育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供稿:通识教育学院
初审:张翠萍
复审:张靖
终审:赵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