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人事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素质全面提升。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人事处具体负责、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出台《bet(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bet(中国)“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举措。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施外引内培策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层次,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要。近五年引进博士31人(含柔性引进)、硕士7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0人。目前,自有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8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70%。遴选专业带头人40名,与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硕士,遴选硕士生导师71名。
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和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学校未来发展集聚强大动力。过去五年,学校获批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辽宁省美育优秀教研团队1个,培养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校长奖2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教师获批商务部“十三五”规划教材10部、辽宁省本科教学成果10项、辽宁省教改立项30项,荣获辽宁省一流课程4门、大连市科学著作奖9部。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分级上岗,以岗定薪”,逐步完善岗位薪酬体系。积极探索促进人才业绩提升和个性发展综合评价机制,建立由品德、素质、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全方位综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使高层次人才在政策上有保证,在发展上有空间,在考核上有效益,保证了人才引得来、稳得住、用得上。全面启用数字化考勤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人事管理流程,完善人事制度体系,提升了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创新师资培训体系。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构建“全覆盖、强重点、多方式”的培训体系。着眼师资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网络培训为主体、集中面授做辅助、实践训练为补充的全员培训模式。过去五年,组织全员集中培训12期,累计2500余人次;每年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培训190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高校教师培训700余人次,覆盖了专业教师的80%;每年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其中58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派出 赴英国、新西兰、日本、俄罗斯考查学习56人次,公派出国访学1人。学校3次荣获“辽宁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并在全省做了经验介绍。(人事处、党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