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学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为目标,在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推进“学校、院部、教师、学生、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监测反馈体系建设,形成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实现覆盖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和全员的特色质量管理,引领省内民办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持续、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构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校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以效果评价为导向、全方位监控、全过程管理的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资源和制度有保障、过程有监控、问题有反馈、质量有改进的内部闭合循环,有效保障了学校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该体系在2018年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
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学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主管校长统筹全局,质量管理部门主导建设,全校各部门齐心配合的良好局面。先后出台《bet(中国)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方案》《bet(中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标准文件》《bet(中国)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标准(试行)》、持续推进“三类标准、四个体系和三个维度”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工作。“三类标准”即根本标准、基本标准和具体标准;“四个体系”即目标管理体系、资源管理体系、过程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三个维度”即内容标准、评价标准和保障标准。该标准体系内容科学、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切实而全面地保障了学校本科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
建立科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出台《bet(中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管理办法》等,形成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要素、评价对象多层次的特点,主要采用“三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常规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从评价主体而言,学校在评价中坚持师生自评、师生互评、领导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从评价内容来看,既涉及教学设施与利用情况评估,也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从评价对象来看,既包括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也包括二级教学单位评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等综合性评价。
加强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体系建设。学校深入落实OBE教育理念,针对保障体系各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保证、循环闭合、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体系,采取日常监控、专项检查、定期评价等监控措施,形成多渠道、循环反馈与改进系统,实现教学质量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反馈、全力整改的动态闭环评价模式,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逐步壮大,建立了由教学管理人员、校院二级督导、学生教学信息员组成的,业务水平精、执行能力强、服务意识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肩负起学校各项教学质量监控、检查、分析、评价和反馈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
打造全员质量文化。学校以文化建设为灵魂,不断强化校院专业的教学质量主体意识,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加强全员管理理念,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构筑“自评、自查、自纠、自觉、自省”的质量文化,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