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关于申报2010年度辽宁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根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辽教发[2006]106号)的有关规定,结合辽宁省高校科研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现组织申报2010年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具体事宜如下:

 

一、申报项目类别

 

本次申报的高校科研计划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列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类别为一般项目,研究类别为应用研究项目。项目拟设50项。

 

二、项目资助额度

 

项目每项资助0.2万元。

 

三、申报条件

 

1.第一申报人必须是省内高校在编在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包括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第一申报人在申报项目完成期限内达到退休年龄的,一般不予受理申报。

 

3.第一申报人可根据自身的研究专长及前期研究基础,结合国家和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4.第一申报人只能申报本专项中的一个项目。

 

5.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职称梯度适当。课题组参加成员不得同时参与两个以上项目的研究工作。

 

6.同一项目(包括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已获国家、省教育或科技部门资助的,不得申报本专项。

 

7.第一申报人有教育厅在研项目的,不得申报本专项。

 

8.第一申报人已有省社科基金、省教育科学规划、省社科联在研项目的,不得申报本专项。

 

四、申报要求

 

1.项目完成时限要求。项目要求在从省教育厅正式下发批准立项文件开始2年内完成。省教育厅将在2012年底前完成对本年度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2.项目经费预算安排要求。学校将按照11的比例配套资助经费。

 

3.第一申报人受到过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表彰的,对其申报的项目在评审时给予重点倾斜。申报时需提交相关的荣誉证书复印件。

 

五、申报程序

 

1.以部门为单位集中报送科研处,不受理个人申报。

 

2.《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登记一览表》可登录辽宁教育信息网(http://www.lnen.cn,进入高校科技网页,从表格下载区下载。

 

3.报送时间:2010510前,逾期不予受理。

 

4.报送材料:《申报登记一览表》一式二份(附电子版)、《申请书》一式三份(附电子版)。

 

 

 

附件:辽宁省高校科研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指南

 

                  bet(中国)科研处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五日

 

 

 

辽宁省高校科研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专项)课题立项指南

 

申报人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下列领域,结合实际自拟课题进行申报: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

 

1、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2、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

 

3、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4、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

 

5、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研究;

 

6、高校辅导员职业理念与职业价值研究;

 

7、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路径研究;

 

8、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实证研究(家访、谈心、网络沟通等);

 

9、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研究;

 

10、高校辅导员工作效度影响要素研究;

 

11、基于高校培养目标的辅导员工作定位与价值研究;

 

二、宣传思想工作

 

12、大学精神研究;

 

1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提升途径研究;

 

14、文明高校建设问题研究;

 

1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16、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研究;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17、大学生(新生、二年级、三年级、毕业年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18、不同学科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19、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0、单亲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1、学业成绩欠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2、学业优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4、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5、经济发达地区生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6、当代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7、当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8、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29、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30、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研究;

 

31、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模式研究;

 

3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模式研究;

 

33、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34、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宗教问题研究;

 

35、当前大学生宗教问题的实证研究;

 

36、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37、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研究;

 

38、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39、基于择业观变迁的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40、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研究;

 

41、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42、公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43、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4、当代高校学生组织形态变迁研究;

 

45、扶困助学体系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46、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建设模式研究;

 

47、主题教育实效性提升模式研究;

 

4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培育模式研究;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突发事件处置

 

4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

 

50、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51、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成因及处置研究;

 

52、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的作用研究;

 

53、当代大学生婚恋心理研究;

 

54、当前高校学生自杀现象成因与防范研究;

 

55、高校突发事件成因与防范研究;

 

56、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模式研究;

 

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57、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研究;

 

5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5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评价方法研究;